寫這篇時我人在Pakse,離開龍波邦後已經快一星期了,也許是碰到了旅行的撞牆期,最近懶得整理照片、懶得紀錄旅行中的事情,甚至有些景點都懶得去了。一直懷疑接下去還那麼久難道要這樣一直紀錄下去嗎?我想之後可能不太會了吧?不過還是把這七天的事情簡單說一下好了。
離開龍波邦後,去了Phonsavan。到這裡主要是來看plain of jars的,一堆兩三千年歷史的石甕,用途沒人知道。石甕又大又重,聽說跟英國(是蘇格蘭嗎?)和復活島(是復活島嗎?)的石像合列為三大石像之謎之類的。石甕是還挺神奇的,不過這裡也是當年秘密戰爭被美軍轟炸最密集的地方之一,留下了一堆未爆彈。聽導遊講他有親戚死於未爆彈下,還看了一些石洞,聽了一些當年悽慘的故事,有種未爆彈才是這趟主角的感慨。當晚,我搭了下午的車到Vang Vieng。到了那邊已經是凌晨一點了,這個時間要找Tuk-Tuk帶你去找旅館過夜真的是一點議價能力都沒有,只有認宰的份。Vang Vieng有人說像桂林,我是沒去過桂林啦,但是至少可以想像他風景很不錯吧。Vang Vieng像是被群山環繞的小鎮,周圍的山總是濃霧瀰漫很漂亮。但是在這邊不是太開心,感覺Vang Vieng很死要錢啊,我住的地方和鎮中心隔著一條河,所以要過橋,過橋有過路費,這樣變得我只要進出就要繳錢。去看石灰岩洞,有門票就算了,不懂的是竟然有兩層收票的,所以要繳兩次不同的門票。又不是打瑪莉兄弟,看石灰岩洞還要過關的嗎?在加上深夜被Tuk-Tuk惡宰,讓我在這邊的兩天不是很開心啊。
之後搭往首都永珍的巴士,按照慣例在路上車又壞了,好像是底盤下卡到東西吧。永珍除了幾個很重要的廟之外,比較吸引我的是勝利門。勝利門我明明記得是法國送的,但是Lonely Planet卻說是美國送的,管他的。這座很大的混凝土建築遠看很雄偉,晚上點起燈光應該會很漂亮吧,可是不知道為甚麼沒點。但近看時水泥的外觀讓我有種陰沉的感覺。永珍沒有龍波邦漂亮,但是在這邊待了三天也算是很愜意的了。河邊有一排小吃店,有一家掛燈籠的生意總是很好不論是當地人或觀光客都很多,我每天晚上都去那邊吃。老闆是華僑,在台灣唸過大學,然後去日本做生意,一個很豪爽的人,總是看他在那邊吆喝,看你是像哪國人就用哪國語言跟你打招呼。在這邊還去柬埔寨大使館辦了簽證,台灣人特惠價30美金,一天就可以取件。原本還想去中國大使館辦旅行證的,但繞來繞去總是找不到最後在當地人的指點下找到了中國大使官邸,呃….難道要我等晚上去敲門叫大使給我旅行證嗎?所以放棄了,之後到金邊或曼谷再做打算吧。最後一天晚上要搭車去我現在待的Pakse,去車站的過程真是驚險,我買的車票應該是會有人來接載到車站的,可是不知道為啥我被遺忘了。車站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